多少钱可能大家也没一个具体概念。但这年头压缩机大部分都依赖进口呢,大型的不用说,用大型的那就不是冰箱了,是冷库。
&esp;&esp;小型的压缩机进口价格要几百,当然还是进口就翻好几倍的价格。其实目前国外美金购买价格就几十,不要以为几十就便宜,得看这是什么年代。在美国这年代,一些穷人,几美分也是省着花的。
&esp;&esp;罗成要是自己生产的压缩机也按照进口压缩机算到造价里面去,那现在设计的单门冰箱,价格肯定要高的离谱,得破千呀。
&esp;&esp;负责生产冰箱生产线的新车间主管是先问了副厂长杜永康这个问题,他们倒是不管上面领导怎么去卖这东西。车间主管一般是上面要求你生产多少,就尽量组织工人去完成。而杜厂长其实也是只负责生产,只不过他负责的是所有车间生产。至于如果去卖,他其实也不需要操心管。
&esp;&esp;但一直生产不卖的话,虽说过两三个月就天热了,但两三个月就能生产几千台了。几千台的量,卖单位还是个人,怎么去处理,都是要决策的事情。
&esp;&esp;卖公?也就是卖给单位和企业,比如稍微有点规模的单位和企业都有食堂,食堂配冰箱,这很简单吧。另外就是直接机关出钱,给一些领导使用。这别说冰箱了,房子,厨子,保姆秘书,本来对于一些人就是会配的。所以配一个冰箱不算什么。
&esp;&esp;甚至以后的一些年代,开始流行彩色电视了,一些部门为了老干部能更好的看清新闻,还进口彩电给老干部看呢,一台就好几千。
&esp;&esp;还是跟之前说的那样,对公卖,基本使用者也不能用个人名义使用。钱也是单位或者企业出的,人家就当把利润放到了汽车厂而已,你就算卖的贵,对于有些人来说,自己明明工资才几十块钱,竟然会觉得上千块钱的东西并不怎么贵。
&esp;&esp;但你卖个人,那就完全不一样了,卖贵了都可以给你安上一个剥削工人阶级。这年头一辆自行车,一百六十多到一百八左右,贵不贵,当然贵了,因为在几十年后,一两百都能买一辆新的自行车。
&esp;&esp;可其实懂的人才知道,其实自行车并不贵,一辆自行车,自行车厂真挣不到多少钱。这首先就是轮胎,是进口的,价格不便宜,国家现在缺钢铁,涉及钢铁的产品都是要溢价的。如果一个自行车厂自己不生产零件,纯组装,成本一样上百。所以一辆自行车卖个一百六到一百八属于正常价格。
&esp;&esp;至于大家看小说,一些人重生依靠技术组装自行车卖,说成本只要四五十的,加个组装费,也比买的车便宜一半,纯胡扯。光轮胎要是买新的进口的,都三十左右了,你告诉我,其他部位怎么再花十几块钱拿下。
&esp;&esp;现在是工人阶级时代,真要一辆自行车就挣你一百多,工人早就提出抗议了,只要是卖个老百姓的产品,在这年头价格审核的可比对公严格的多。一但超过某个百分比,就不会让你销售了。
&esp;&esp;但审核价格的是计算大致部件成本,而不是连部件都拆分开来计算。比如压缩机是冰箱的组成部分,你可以算压缩机的大致零售价格,但不能算压缩机的配件价格。
&esp;&esp;卖个单位和企业,罗成也明白能多挣很多钱。但挣一百万又如何,罗成还不是一个月加补助才两百块出头。可卖给个人,意义就不一样了。汽车厂目前所有东西都是卖给单位和企业的,所以你发展的再好,在老百姓眼里,太高大上了,跟他们没有关系。
&esp;&esp;汽车厂的工人福利是好,大家最多也只是羡慕你有一个好工作。但知道为什么现在供销社售货员这工作明明工资不怎么高,却很吃香嘛。那是因为面对的民众,是个人,是个人的话就会讲人情。
&esp;&esp;冰箱,注定现在是高档产品,但太贵的话,一些干部领导都舍不得买的话,就难了。所以思考了一会,罗成决定在零部件的基础上加一个组装费就可以了。尽量压低价格,在未来好成为结婚几大件之一,那样影响力就完全不一样。
&esp;&esp;最后罗成召集工厂的一些重要成员,推出了一个价格,六百五十元。这价格对于汽车厂来说,其实还是有不少利润的,主要是压缩机是自己生产的。要是其他厂都使用采购的形式购买,成本大致是在接近六百块。
&esp;&esp;就这价格,注定排除了普通工人购买了。普通工人购买一辆自行车,没有负担的情况下都得省吃俭用攒一年。冰箱的话,不是高级工人和干部,有钱都不会舍得买。
&esp;&esp;其实就跟70年代一样,富裕的家庭结婚有三大件,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。而罗成家已经算是提前时代达到了。而到八零年代,改革开放后,冰箱,彩电,洗衣机这些产品都出现了,一些下海做买卖的挣钱了,成为了新的三大件。
情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