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写信,不像是写给老婆的,像是写给下属的。
于是,虞九舟又换了一张纸——行军苦寒,阿晚保重,孤在京都等你。
还是不对,明明心里有很多话,太亲密的不好意思写,太冷淡了,她又不想给迟晚看,便纠结了许久。
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,虞九舟再次提笔——迟晚,孤有些想你了。
是不是太肉麻了?
就在虞九舟纠结的时候,春归忽然进来道:“殿下,陛下驾崩了。”
虞九舟的手一抖,墨汁滴到了纸上,遮住了纸上的一个字。
她连忙把笔放下,“什么时候?”
“五日前,宝安王让陛下盖玉玺,可陛下没有,得知玉玺在殿下这,宝安王怒极,直接杀了陛下。”
原本皇帝还能活几天的,现下是提前死了几天。
虞九舟站了起来,收进衣袖的手,紧紧地握成拳头,“汪海呢?”
“汪海救了出来,他手握宝安王杀死陛下的证据,宝安王派人追杀他,辗转逃窜,暂时还不能回京都。”
“什么证据?”
春归低头,“陛下的血书。”
龙体贵重,皇帝的身体出现了问题,不知道要死多少人,可视为谋逆,株连九族。
首先,皇权受到了挑衅和践踏,帝王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,被逼写血书,是对皇权的严重亵渎。
君辱臣死,帝王的尊严被践踏了,大周朝的臣子,但凡有点儿血性的,都能跟乱臣贼子拼命。
这是一种不可动摇的行为准则,敢动摇此项理学的,那就是与圣人为敌,简而言之,是跟天下读书人为敌。
或许他们不喜欢圣元帝,甚至觉得圣元帝是个昏君,可是圣元帝是帝王,是他们的君,君受此侮辱,是何后果?
不怪宝安王不遗余力地要抓住汪海,万一血书泄漏出去,他的正统梦就完了,而他只剩下了造反一条路。
得知了皇帝死讯后,虞九舟抬头看了一眼阴沉沉的夜空,扭头对春归道:“敲钟。”
敲钟告诉天下,皇帝死了,宝安王想隐瞒这个消息,那也是妄想。
京城的钟声响起,京都范围内的人都知道皇帝死了。
皇帝不是刚到江宁吗?怎么就驾崩了。
有阴谋!
不少人的心里想到了这个。
若是阴谋的话的,那皇帝的死便宜了谁?
直到宝安王宣读了继位诏书,立马就有人明白发生了什么。
矫诏,伪诏,假诏!!!
大家都不傻子,这么明显的局,谁看不出来啊。
要是以前,长公主只是监国,没有掌控京都,没有立皇太孙,圣元帝是死在京都,而不是江宁,或许大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只要能有个皇帝就行了。
现在不一样了,长公主掌控了京都,还有皇太孙,只要皇太孙继位,那边是正统。
皇太孙是真的拜过太庙,圣元帝亲立的。
可不像宝安王手里的诏书,真假都不知道,应该说有八成可能假的。
先帝要是真想立他为帝的话,就不会立皇太孙了,哪里会绕这么一个大圈子。
不少人猜测,圣元帝的死都有可能跟宝安王有关。
皇室夺权向来是腥风血雨,夺嫡之后,胜者为帝,败者死。
宝安王不想死可以理解,但在外族入侵关头,拉着皇帝一起去江宁,名义上皇帝是去休养,那只是为了好听,实际上是为了什么,大家心知肚明。
宝安王这样的做法,让他维持的贤王人设破碎,许多人对他的好感也都消失了。
读书人最喜欢贤王,贤王做皇帝最好了。
现下很多曾经喜欢宝安王的官员,内心只有一个想法,王八蛋,被骗了。
宝安王此举,虞九舟实在是感觉到好笑。
这人不是重生了吗?当了几年皇帝,还不如年轻的时候能装。
还是做惯了皇帝,强势惯了,不允许被忤逆,也听不得臣子的建议了?
这件事她倒是知道,自从宝安王当上皇帝,逐渐掌握权力之后,对臣子是越来越不耐了。
情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