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也只寄希望于二位圣人能够恪守底线,不要做出强人所难之事。
“道友有师门传承?”准提心中一惊。
他对孔宣观察日久,自持将其来历探得透明。
然而,对其师门之属,准提却是半点不曾觉察。
接引口中却是反复品味“文教”二字,内心涌出一道不安情绪。
孔宣见二位圣人皆有迟疑,内心隐隐窥见一丝转机。
当即,他便向二位圣人坦承自身师门来历:“孔宣在上古时期,曾有幸在文院之中听讲。承蒙师尊不弃,收为入室弟子。”
“后逢巫妖之战,人族遭劫。因我非人族出身,不在劫中。师尊便将文教传承相托,自身却是毅然殉道。”
孔宣言及此处,神情略显悲切。
“自师尊去后,我一直遵循师尊遗命,在人族之中守护。历经多年积累,借文教传承之功,侥幸凝结先天五德。”
纵是如此,其面上仍旧不显居功、自得之色。
听罢孔宣这番言语,准提二人眼角又是一阵抽搐。
“所以,你师父是上古人族儒教教主仓颉?”
他们对于仓颉之名,自然并不陌生。
毕竟,那是一位与大日如来同等的存在。
孔宣点头:“正是先师。”
“上古人师是你师祖?”准提觉得自己问了一句废话,懊恼得语气已带上了几分颤抖。
孔宣再次点头,语气却带有几分迟疑:“只是一直未能当面拜见师祖。”
他看向二圣,面色落寞:“我先前在朝歌时,曾多次前往人师殿中拜谒,却未得丝毫回应。想来是我未能遵循师命将文教发扬光大,难得师祖认可。”
准提却知并非如此,他先前踏足人师殿中,便未曾感受到半点灵识气息。
若非他以人王气息强行勾动,文化对于人师殿中之事不会投下半点关注。
准提强压下胸口翻涌的气血,同接引对视一眼,然后转头看向孔宣:“人师殿空有人师之名,却无半分灵意附着,人师自身对于殿内情形也一向并无关注。”
从准提的话语中,孔宣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:“以圣人之意,师祖应是不知师尊门下有我存在,而非有意忽视?”
准提微微颔首:“道友此去朝歌,或许能与令祖得见。”
此时,他却是不再提及将孔宣度去西方之事。
在这一连串的变故中,他早已消磨了同文化相争的心气。
孔宣抱拳拱手:“多谢圣人提点!”
其实,先前听到西伯侯世子为人师门下弟子的消息后,他自己也已存下了这份心思。
他在此等候伯邑考路过,也并非出于商王命令,而是存下了同行护持的心思。
此间无果,接引、准提二人也不敢继续耽搁。
他们一路疾驰,直奔东海金鳌岛。
必须要恳请通天道友,尽快布置万仙阵,好让他们以因果之名将截教外门弟子尽数搜罗。
若是来得及,那将会是此次封神之事中,西方唯一的收获。
若是来不及,他们二人也唯有舍下面皮,直接下场。无非就是平白将人掳走,再落下个强取豪夺的名声。
终究,背负的四十八大宏愿,促使他们不能让西方教谋划落空。
朝歌
西方二圣金鳌岛一行还算顺利。
通天既已允准他们以因果之名搜罗截教弟子, 自然不会在时间方面设卡。
不过,若赶在腊月初八之前,这时间委实有些紧迫。
通天自然不能再等待门下弟子各自归位, 只能以圣人之力将他们强行召回。
而后,传下万仙阵布阵之法,又将他们直接传送至北海附近。
幸得北海周边荒凉, 突然出现乌泱泱一众修士, 也未引起多大恐慌。
万仙阵不过刚布置妥当, 两大圣人径直入场。
他们对着阵中弟子挑挑拣拣, 看上眼的收走,看不上的随手送上封神榜。
不过,他们终究心中有数, 不敢触及通天底线。
对于多宝等几位前来主持阵法的核心弟子, 却是分毫未动。
甚至,他们还凭借着自身圣躯强悍,硬挨了多宝几记攻击,让其出尽了威风。
多宝身处阵中, 看着眼前局势瞬息万变,深刻体会了一番圣人层面的走过场。
就在西方二圣于万仙阵中大肆收敛的同时, 朝歌城中已临近禅让之日。
王城大殿上, 文武群臣聚拢在一起, 看着大王后宫紧闭, 人心各异。
自打那日大王颁布禅位诏令过后, 就在未曾踏出后宫半步。
殷商稳坐数百年江山, 群臣中自然不乏死忠之辈。
他们将首相商容与王叔比干围拢在中间, 纷纷追问:“大王为何做此决定?二位丞相为何不规劝?”
商容与比干互相对视了一眼,
情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