换了话题:“我看你刚刚发了个微博,你这个太有争议了,中外对比,再加上这个事,可能会有管制。”
做海峡两岸节目,李红敏感性还是很强的。
“霍霍,这真是炸锅了。”沈三通拿出手机看了一下,也就是不到两个小时。
再次炸了某个群体粪坑。
沈三通吐槽:“这些人能不能换个理由啊,破坏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,没有自由精神,缺乏人道主义……他们什么时候讲这个了?”
真没想到拟人生物浑身都是槽点,容不得他人的吐槽。
其中不乏一些有身份的人。
李红凑过来跟着看了看,笑道:“这些人就这样。”
“吐槽一下至于吗?”沈三通一下子想到了后世。
有一副阿三点火和中国点火的对比照。
阿三烧人,中国放火箭。
当时和阿三准战争状态,关系非常不好。
然后,网络上一片喊打喊杀,各色人等跳了出来,比阿三还急,被喷的删帖了。
太会帮别人考虑了!
李红也有过类似遭遇:“我们就是有些人,特别会为‘他们’考虑,就是不考虑‘我们’。”
主持海峡两岸,从选题再到素材都优化过很多,尽可能美化对面了。
糟心事遇到的很不少。
“这种事不只一次,很多次了。”沈三通道。
“哦?”李红好奇:“能说说吗?”
“《纯洁心灵·逐梦演艺圈》也被喊打喊杀。”沈三通讲起了《纯洁心灵》。
这部戏,沈三通亲自定调,不允许进行消解。
苦难就应该有刺痛感,消解了,将之转化成为一种消费行为,本身就会淡化这种刺痛感。
本来自杀就很惨,然后给人解构,连死亡,都变成了商品。
不仅用来赚钱,关键还会助长吃人的垄断资本力量。
拍出来,表现了垄断资本的进步性,相当于一个缝合怪,把受不了黑暗自杀的人,也给容纳了进去。
好比一些反金融资本的学术,当它没用的时候,金融资本掌控下出版社,反而会帮助出版,更进一步扩大自己力量。
“你说的很对,消费了肯定不行,那样人就白白死了。”
李红很是赞同,沈三通算是比较有理想的人了:“韩国那边,真那么严重么?”
“嗯。”沈三通简单说了一下。
李红心情立刻沉重了:“你还是继续说电影的事吧,后来怎么样了?”
沈三通道:“我要求《纯洁心灵》,能多文艺就多文艺,就是要把黑色彻底撕裂。”
说到这,不由笑了:“成品你看了吗?很好是不是?我们国内这方面教育,一直都是这种调调,很擅长这个,只是以往主体是中国,这一次换成了韩国。”
“可主体一转移,没人谈什么‘电影的艺术性’‘敢说’之类的话了。”
“一些人忽然有大局观了,站出来说这样不好,影响了和韩国关系。里面依然不乏一些电影以及传媒方面的专家。太会为别人考虑了思密达!”
李红听到“思密达”笑喷了:“你这样损自己的同行好吗?”
情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