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观众拖入灰色地带,拖入“电车陷阱(难题)”,让观众去受煎熬,把道德伦理解构掉。
这样一部“真实事件”改编,借着“艺术”名义,把所有伦理道德败坏掉的电影,也只是给了银熊奖。
考虑到王小帅类似于戛纳之于贾樟柯,属于柏林电影节“自己人”。
这部有着现代场景的电影,还很贴心淡化了中国文化背景。
做到这个份上,也拿不到最高荣誉。
07年斩获金熊奖的王全安的《图雅的婚事》,讲述的是蒙古族妇女图雅迫于生活的艰辛,带着残疾的前任丈夫巴特尔一起征婚的故事。
王全安自己说的拍摄动机,粗暴的工业开发导致草场严重沙漠化,强令当地蒙古牧民搬离牧区是拍摄《图雅的婚事》的最初动因。
依然是“真实故事”,将一则发生在甘肃的“觅婿养夫”的真实故事作为影片主线,并把故事发生的地域从西北黄土高坡转移到蒙古大草原。
停止发展,少数族裔遭遇xx,原始图景。
这个味就对了。
所以获奖了。
很明显,柏林电影节不只是西方、非西方标准。
在非西方之外,还有标准。
这套标准框架之下,中国地位比印尼这些国家还要低。
当然了,随着中国经济发展,真金白银撒出去,来自中国的赞助商,一样可以把“高贵”的国际电影节“大小姐”,不当人狠狠地踩油门。
也就是说,柏林电影节的实际决策权,表面上由德国联邦政府与柏林市政府共同掌握,再外层艺术总监,最外层,从媒体上看是电影节评委主席。
看似没有实际控制人,实际上依然有一条线。
柏林电影节的政治性是毫不掩饰的,源于其冷战和德国公共文化政策导向。
只是很多人不知道隐秘下的操作,会误以为只是单纯的艺术评价。
沈三通想了想道:“《无人区》如果上柏林,还真有可能拿下金熊奖。”
徐光头惊了:“啊,金熊奖?”
没想过能获得金熊奖。
能混个银熊奖就不错了,金熊奖就一个,银熊奖有六个,评审团、最佳导演、最佳编剧都能争一下。
沈三通道:“金熊奖有不小可能。”
文化宽松方面中国没的说,《无人区》上不了,是有上不了的理由。
后世以为16年和美国开始干,或者18年,实际上那都是二轮、三轮了。
或者说斗争从来没有停过。
只是911缓和了几年,从911后开始算,09年算是开始第一轮。
也就是边疆。
从这方面来说,沈三通不知道该说什么,电影领域在国家大事上别说起正面作用,能不添乱就好了。
沈三通和徐光头聊了聊,说了说这里面的关窍。
徐峥脸一下白了,一时不敢看沈三通,犹豫着说道:“牵扯到这个事,宁浩他恐怕不会答应,以后要禁导的。”
沈三通有点不懂徐光头在说什么:“牵扯什么?”
徐峥小声道:“那边疆……”
沈三通见他误会了,解释道:“当然不能拿这个做文章,用我们的苦难拿奖,再去嘲讽他们,有意义吗?”
要是说做文章,从纯粹的不当人角度,可以做。
做文章也有几个层次。
直接撞上去当然是禁导,但是宁浩来个“恶之花”,阴阳怪气,也能交投名状。
能增加三四成获得金熊奖的概率。
国际电影节给中国导演重大奖项,肯定是要看国际风向,服务于西方政策导向的,不可能空口白牙。
这个时间点,交这个投名状,很“及时”。
演员都能登堂入室,导演的关系更不大,假意投名,事后再往回找,宁浩还是可以当座上宾。
但是这种事,沈三通做不来。
徐光头松了一口气,真怕沈三通推着宁浩去死。
毕竟徐光头也不知道这种事可以分几个层次,而且碰了之后还能没事。
他第一感觉,是沈三通要让宁浩身败名裂,心里难免挣扎,毕竟宁浩也是不错的朋友。
肯定不能一下子就卖了。
好在沈三通没有这个打算。
沈三通说道:“你让宁浩和柏林那边选片人谈交易,最近不是还是有人黑我吗,我们这边没个有分量的出来说话,宁浩可以站出来。”
现如今不只是沈三通个人崛起,三通娱乐也崛起。
像华谊就获得了不菲的统战价值,也能跟投一些好莱坞电影。
相应的,贾樟柯也好,王小帅也罢,娄烨不用提,属他战斗力最差。
贾樟柯、王小帅观众有限,影响力也有限,只能自嗨。
情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