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0章(2 / 2)

令人不由自主感受到了这番话背后,那难以逃脱、字字鲜血的鸣泣,像是在遥远的未来,真的发生了什么,那种悲怆无力,举目苍凉之感……

没有文人是不为了一展抱负而读书的,没有文人心中是不存有拯救国家于兴衰存亡之际的愿景的。

即便后期会有个别人改变,可初心,大家都是一致的。

希望这片土地,能够更好。

他们都觉得,如今的大奉朝已是百年兴旺之景,可这个时候却有人站出来说,大厦将倾!

只这四个字,便足以让人窒息的快要呼吸不上气来。

难以置信,可却本能的不得不信。

“第二问,你问我是否会继续参加科举?我会。”

童启答道。

“但我必须说明,我并不是为了什么功名利禄,而是为了佐证我作为山长、老师道路的正确性。世人信奉权威,我也不会例外,科举于我,就像是侠士与剑,我不一定会用,可必须得有,您明白吗?至于入朝后会不会受到重用,徒弟比先生更强又如何?那皆是后话。有的路,走的轻松,可有的路,注定走的艰难,但迟早需要人试一趟深浅,才知能不能行,而我,愿做那个身先士卒之人。”

剖心剖腹之语,令温叶辞无奈的苦笑了起来,彻底释怀。

他败了,败的实在是太狠!

两次同上考场,他一直以为童启胜过他的,只是学识。

到今日方知道,对方胜过的,还有远超于这个时代的思想。

在他汲汲营营还在思索功名进退之时,对方不过是把这当做一个踏板,去竭力助其他人,走得更远。

难怪他从来没有感觉到过童启对于名声的追求,却一直看到他不断期待着学生们往上走,去参加科举考试。

本以为这是前后矛盾之举,如今才晓得,对方是看的太清醒。

清醒到明明察觉出他们这些陷在漩涡里难以挣脱之人的困境,却不蔑视嘲笑,而只是默默伸出手支撑一把,便依旧退回原本的位置。

这是何等大义?

令人心折,令人尊崇。

两个问题,童启皆真心所答,可最后一个,却成为了难住他最狠的事。

让潘阆信服的诗?

抱歉,你真是太看得起我了,在这一点上,他还真没有那能力!

如今这个朝代,好多大诗人还未出生,潘阆已经是同批人里最优秀的存在,声名远播,谁能比得上他?

看来只能臭不要脸的再跟老祖宗们道一句歉了,借诗一用!

他沉吟几下,决定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顶一顶。

“第三个问题,我无法解答。但有一首诗,我很喜欢,但愿能够得到你的认可。”

童启拿起旁边的毛笔,一字一句的写了下来。

他这手字,乃是现代的时候,拿着颜真卿的字帖反复苦练过的,算是他如今唯二能够拿出来显摆的东西,至于第一么,那可能就是远超于此时代的系统了……

潘阆和温叶辞等人相继聚了过来,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童启写诗。

之前便听说过,华夏书院山长声称自己诗词一道最弱,哪怕从县试上应考的诗词也能看出,确实是平平无奇。

不算太差,但也不算惊艳。

没想到逼一逼,还真能逼出好东西?

童启一边写着,一边感慨这首词的应景,只见笔下渐渐成句,清虚子缓缓吟出上半阙,道。

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!”(注1)

笔落惊天地,潘阆和温叶辞皆是眼睛一亮,感觉到了这首词的惊艳之处。

明明只是寻常的文字辞藻,可一幅画卷已跃然于纸上。

一个人头戴蓑笠漫游在大雨之中,独自穿过竹林,优哉游哉,即便步行,却比那骑马的人,更加潇洒,浑然不觉焦虑,随心散漫,怡然自得。

清虚子读完,只觉口齿留香,待继续往下看时,更觉精妙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情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