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景行也算阅历丰富,奇珍异宝见了不懂多少。
但也被这箱宝贝的品质给惊到了。
最不起眼的一枚翡翠扳指,都是顶级的帝王绿翡翠,颜色翠绿欲滴,色泽莹绿通透。
王景行记得李莲英有个翡翠扳指,是通过慈禧从恭亲王奕訢手里巧取豪夺来的,据说现在市场估价2个亿。
眼前这件翡翠扳指,品质和价值都要远超李莲英那件。
这批珍宝数量不多,但价值不菲。
真要按市场价算起来,可能还超过王景行在港岛辛辛苦苦半年多挖沉船分到的钱。
最后一个是细长的箱子,长达两米有余,宽约半米。
王景行打开之后,一下被震惊到了。
居然是九扇屏风。
屏风呈长方形,高近两米,宽大概四十厘米。
每扇屏风之间以金质合页相连,可自由开合,方便移动和摆放。
王景行费力抬起一扇,立在地上。
屏风的边框均采用纯金打造,厚度达三厘米,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厚重感和奢华感。
屏风的正面运用了精湛的錾刻工艺,每扇屏风都也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在云海中翻腾嬉戏。
龙身鳞片层层叠叠,每一片都錾刻得细致入微,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动起来。
龙的眼睛采用红宝石镶嵌,光芒闪耀,更添威严。
龙口大张,露出锋利的牙齿,仿佛在咆哮着展示自己的权威。
在金龙的周围,用花丝镶嵌工艺制作出了大片的云海,银丝编织成的云朵纹理细腻,层次分明,与金色的龙身相互映衬,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云海上还镶嵌了各种宝石,如蓝宝石、绿宝石、珍珠等,代表着天空中的星辰和祥瑞之气,使整个画面更加华丽璀璨。
屏风的背面则运用了捶揲工艺,打造出了一幅山河壮丽的景象。
高山、河流、森林等元素通过捶揲的高低起伏表现得立体感十足,仿佛一幅立体的画卷。
其中,河流部分还镶嵌了金丝,代表着流淌的河水,阳光照耀下,金光闪闪,仿佛河水在流动一般。
王景行目光死死盯在眼前游动的金龙上。
红宝石镶嵌的龙目正与他对视,那抹猩红仿佛活过来般,在光线折射下流转出摄人心魄的幽光。
王景行感觉自己仿佛坠入了时空漩涡,银丝云海翻涌着将他吞没,镶嵌的蓝宝石在头顶化作星河倒悬。
他颤抖着伸手触碰云朵的纹理,指尖传来的凹凸触感让他呼吸一滞。
这哪里是屏风,分明是将整个乾坤都凝固在金壁之上。
古籍
两天之后,王景行坐着听玉阁的押运车回到金陵。
车子直接开到金石大厦。
王景行指挥保安将几个行李箱和两个木箱子直接搬到12楼。
一大箱金瓜子太重了,王景行直接用小行李箱分装。
装珠宝的箱子在最底部,箱底有点腐烂了,王景行也直接用行李箱分装。
装有牛尾刀、书籍、战甲的箱子倒是完好无损,王景行直接搬回来。
黄金屏风非常重,一扇有六十多斤。
王景行买了大量的珍珠棉把屏风分一扇扇重重裹好,再分别放到两米长的硬纸箱里。
一箱一个,装了九箱。
等全部运到12楼后,王景行再独自把除了书籍之外的东西搬到15楼一件一件摆放好。
下午三点,琢磨着章闿之午睡醒来了,过去章闿之家,把章闿之和章雪晴接到金石大厦。
王景行戴上纯棉手套,小心翼翼地揭开箱盖。
防潮纸下,一函函用黄绫包裹的典籍静静躺着,绫面上“内府秘藏”的朱印虽已褪色,却依然清晰可辨。
他想起在地下室初见这些典籍时,樟木的香气混着霉味扑面而来的场景。
当时珍宝太多,他只是粗略翻看了最上面一层的几函书籍。
考虑到书页的脆弱程度,王景行当时只是打开包书的黄绫,没敢翻动书籍。
章闿之的目光落在了第一函上,这是一本《清太祖武皇帝实录》的满文抄本。
那封面的明黄缎面,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,但依然透露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。
然而,仔细观察便能发现,这缎面上已有一些微小的腐蚀痕迹。
章闿之小心翼翼捧起这本实录,将目光聚焦在书口的刻痕上。
经过一番仔细观察,他缓缓说道:“你看这‘太祖’二字的提行空格,其间距和排列方式都与清初内府刻本的规制相吻合。”
王景行屏息看着章闿之翻动书页,泛黄的宣纸在放大镜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。
满文墨色浓淡不均,某些笔画已晕染成浅褐色,却仍清晰可辨那些蜿蜒如江河的字母。
抄本内页每隔十行便钤着朱红印鉴,“内府珍藏” 四字篆体边缘已
情欲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