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情欲小说>高辣小说>从透视开始暴富>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319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319章(2 / 2)

直径约二十米,洞顶垂落的矿灯架上挂着生锈的铁链。

王景行根据标记,初步估计,一路走了大概450米到500米之间。

这个采矿场尽头,是两个一米多高的矿洞。

阿成用手电筒照过去,深不见底,不由有些害怕:“王哥,到这里可以了吧?这种废矿荒废了三百多年,捡不到什么银子的。”

王景行没有理会阿成,用透视仔细寻找了一遍。

果然,在右侧石壁后面,发现一个空间。

里面是堆得满满的箱子。

箱子里面,是一个个黄金铸造的金条和白银铸造的银冬瓜。

就是这里了。

找到地点就好,王景行也不敢仔细看:“确实也没什么意思,回吧。”

直接开车回到酒店。

把这几天的地陪费用结给阿成之后,王景行换了一家酒店继续住。

第二天,自己又独自一人租了辆车,再次跑到矿洞。

矿洞寂静如棺,王景行的勘探手电刺破黑暗,在石壁上投下冷白的光斑。

通过透视,王景行看到这扇石壁其实是两扇石门,严丝合缝地嵌在石壁上。

门扉后有一根青灰色的大石柱如铁铸般顶在石门上。

石柱下半截楔入地面凹槽,上半截死死抵住门扉内侧,仅凭蛮力绝无推开可能。

王景行知道开门的方法,但纠结再三,还是不敢现在打开。

只要确定宝藏在里面就好了。

因为里面的宝贝太多了。

而且从矿洞出去还有差不多500米。

出去之后,还要走弯弯绕绕的差不多2公里的路,才能到停车的县道。

隔着石壁能看到里面空间很大,堆满了密密麻麻的箱子。

靠近石壁的几个箱子里的东西可以看清楚,全是金条和银冬瓜。

王景行经验很丰富,黄金非常重的,这么多的宝贝,不是轻易能运走的。

根据地图记载,这可是五十马车的珍宝。

王景行如果一个人这样搬,可能要搬半年。

虽然这一带没什么村子。

但一辆车天天停路边,不被人发现才怪。

所以现在还不是开门的时候。

得回去想个万全的办法。

回到城里,还完车子之后,走回酒店的途中,突然看到一家草药店,写着当地特产辽细辛。

王景行走过去一看,是一种长得有点形似人参的细长黄白色草根,有一股特异的辛香。

王景行问:“老板,这就是你们当地的特产辽细辛吗?”

“对,这就是辽细辛,也叫北细辛或东北细辛。是我们这一带的道地药材。”

王景行:“它有什么药用价值?”

“辽细辛全草入药,主要是治疗祛风散寒、通窍止痛,像风寒感冒头疼、鼻塞牙痛,甚至寒咳哮喘都能用,中医经典方子“小青龙汤”里它就是主药之一。”

“这是种植的还是野生的?”

“野生的辽细辛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,禁止采挖了。”老板解释:“所以药店卖的都是种植的,利用林下仿野生环境栽培,既保证光照和腐殖土条件,又降低成本。近几年技术进步,组培苗成活率高,活性成分提取技术也成熟,药效不输野生。”

王景行心里有计划,回到酒店,详细搜了一下辽细辛的情况。

赫图阿拉一带是辽细辛的重要人工种植基地,依托长白山余脉的生态优势及温带季风气候条件,已经形成了规模化、规范化的种植体系。

当地海拔300-800米的针阔混交林缘及腐殖质深厚的阴湿山坡,为辽细辛提供了接近原生的生长环境。

结合“林药间作”模式,在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同时,利用天然遮阴和降水条件降低栽培成本。

为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,当地实行轮作休耕制度,严禁采挖野生资源,推广“仿野生林下种植”认证体系。

而且近年来,当地政府整合乡村振兴资金,对种植户给予补贴并提供技术培训,推动种植面积超万亩,成为东北地区辽细辛核心产区之一。

产业链方面,与药企合作开发中药饮片、精油提取等精深加工产品,并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,年产值达数千万元。

王景行想到老家的名贵中药铁皮石斛,其中一种叫霍山石斛的是耐寒品种,可以试着在辽东和辽细辛套种。

想到这,马上给叔叔王志成打电话:“叔,我们厂里王志广是不是还有在种铁皮石斛?”

“嗯,他家里自留山是有种一些铁皮石斛,仿野生树栽的,平时不怎么要打理。”

“你问问他,愿不愿意到辽省当公司工作,当公司领导,主要是种植铁皮石斛,工资待遇随他提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情欲小说